文言文的短句与标点的妙招

news2024/9/21 13:36:01

文言文的短句与标点的妙招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的短句与标点的妙招,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言文的短句与标点的妙招

  文言文的短句与标点的妙招1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2)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

  (3)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4)据排偶,定句读。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5)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 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6)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 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文言文的短句与标点的妙招2

  (一)明名词、代词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

  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

  找出其中的代词,如:

  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

  谦称(寡人、臣、妾、朕、孤)

  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

  再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 示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分析: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再根据动词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 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二)明动词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

  ● 示例: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 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

  ▲ 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苏轼《书〈孟德传〉后》)

  (三)明虚词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和谦敬副词,“其、盖、凡、诸、唯、盍、夫、则、夫、且夫、若夫、窃、请、敬”等前面可断句。

  2、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3、句末语气词 ,“者、也、矣、欤、哉、耶、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 既而、俄而”等一般前后都可断句。

  ● 示例:(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筑扞蔽也?筑犹齿之有唇也?筑唇亡则齿寒?筑今日亡赵?筑明日患及齐楚矣?筑且救赵?筑高义也?筑却秦师?筑显名也?筑不务为此而爱粟?筑为国计者过矣。”

  文言文的短句与标点的妙招3

  一、通过句意来判断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二、找出代词定位主宾来判断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文言文中常出现的代词有以下三种

  ⑴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注意:

  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断句: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三、通过虚词的位置来判断(因为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1、语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3、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5、对话标志的词语: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6、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

  断句: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

  7、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四、根据语法句式来辨别

  1、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

  2、……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

  3、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4、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

  5、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例: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

  断句: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

  五,用修辞手法来判断

  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短句时可以利用。

  如对偶: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断句: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如顶真句: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有有孙”。

  如对偶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w.xjx100.cn/news/3322104.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初中6册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6册文言文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赏析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赏析  《与朱元思书》是梁朝的吴均写的一篇写景小品文。“书”即书信,这篇短文是他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这封书信几乎通篇都是写景,写了富春江上秋天美丽的景色,也许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把观赏到的独特景色告诉朋友。下面让我们跟随作…

《周易离卦》文言文翻译

《周易离卦》文言文翻译  (离为火)离上离下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六二,黄离,元吉。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上九…

为文言文学的全文翻译

为文言文学的全文翻译  《为学》 本文选自《白鹤堂文稿》,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为文言文学的全文翻译,我们来看看下文。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

《百家姓·姚》文言文及历史来源

《百家姓姚》文言文及历史来源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百家姓姚》文言文及历史来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

从文化视角创新高中文言文教学

从文化视角创新高中文言文教学  摘 要:试图以文化视角创新高中文言文教学思想,打破传统文言教学中以字词、语法为主的教学状况,在满足学生文言知识的基础上,探索一种趣味性与知识性相互融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文化解读;高中文言文;故事性;特殊词语  在传…

文言文《逸周书卷一命训解》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逸周书卷一命训解》原文及翻译  天生民而成大命,命司德正之以祸扶。立明王以顺之,曰大命有常,小命日成,成则敬,有常则广,广以敬命则度至于极。夫司德司义而赐之福禄,福禄在,人能无惩乎?若惩而悔过,则度至于极。夫或司不义而降之祸,在人能无惩乎?若惩而悔…

文言文中的今典名句

文言文中的今典名句  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文言文中的今典名句,欢迎阅读借鉴。  NO1、临难毋苟免。  NO2、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NO3、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NO4、公生明,偏生暗。  NO5、捐躯赴…

高中常见文言文虚词

高中常见文言文虚词  文言文虚词有很多,在高中语文复习时,我们一定要重点复习这一部分内容哦!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高中常见文言文虚词讲解,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常见文言文虚词:于【1】  于  ⑴对,对于。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辄文言文翻译

辄文言文翻译  辄字在文言文中翻译成什么?大家知道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辄文言文翻译  〈名〉  1.形声。本义: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部分,亦称“车耳”。  2.同本义 [sides of a chariot,etc., that point downward at the fr…

《百家姓.程》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程》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一、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为重黎(火正)之后裔。周宣王时,休父入为大司马,受封于程国。洛阳上有程聚,即其地也(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时称程伯休父,其子孙遂以封国"程"为氏。  二、以邑…

高考语文第一轮的复习《文言文中的省略句》

高考语文第一轮的复习《文言文中的省略句》  1.省主语  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称为承前省。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第一个分句的主语…

最新初中语文的知识点之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

最新初中语文的知识点之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小编准备了最新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而在各…

文言文阅读裴秀题目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裴秀题目及参考答案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也。秀少好学,有风操,八岁能属文。叔父徽有盛名,宾客甚众。秀年十余岁,有诣徽者,出则过秀。然秀母贱,嫡母宣氏不之礼,尝使进馔于客,见者皆为之起。秀母曰:“微贱如此,当应为小儿故也。”宣氏知之,后遂止。…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吴奎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吴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仁宗深器之。入为右司谏,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皇祜中,颇多灾异,奎极言其征日:水旱饥馑,此天道之不顺也。地震为患…

与王昆绳书文言文翻译

与王昆绳书文言文翻译  信中所说的王昆绳指王源,字昆绳,一字或庵,直隶宛平人,1693年举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与王昆绳书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王昆绳书  (清)方苞  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  高中学习然而一个系统的过程,诸多环节和技能训练要同时进行,才能提高阅读水平,下面小编整理的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欢迎来参考!  一、通假字  1、北冥有鱼冥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廉耻顾炎武文言文翻译

廉耻顾炎武文言文翻译  廉耻,即廉操与知耻,出自《荀子修身》。另有散文《廉耻》,作者:顾炎武。下面是廉耻顾炎武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廉耻顾炎武文言文翻译  原文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

文言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劝学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

高考语文文言文运用方法与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运用方法与技巧总结  一:多音字识记技巧  1.多音字要做到据义定音。多音字的意义不同,读音也相应改变。因此要根据一个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去判定它的读音,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将音义结合起来进行记忆。  2.注意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