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和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设计

news2024/7/27 10:44:23

“积的变化规律和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和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设计 [ 作者:钱守旺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64    更新时间:2004-8-15    文章录入:青铜时代 ]

○钱守旺 (河北省唐山师院玉田分校附小)     

“积的变化规律和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人教版)第58~59页。

教学目的:

1、知道扩大(或缩小)几倍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整数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规律。

3、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⒈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⒉掌握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理解“扩大”、“缩小”几倍的含义

⒈口算。


 ⒉理解含义。

⑴师:6乘以4,也可以说成把6扩大了4倍。那么,6乘以20还可以怎样说呢?6乘以100呢?

小结:把一个数扩大几倍就是用这个数乘以几。

⑵师:80除以2,也可以说成把80缩小了2倍,那么,80除以4还可以怎样说呢?80÷20呢?

小结:把一个数缩小几倍就是用这个数除以几。

⒊练习。

⑴15扩大10倍是多少?

⑵120缩小6倍是多少?

⑶20扩大多少倍是100?

⑷80缩小多少倍是20?

[评析:扩大(或缩小)几倍的含义是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先通过两组口算题,具体说明“扩大几倍”和“缩小几倍”的含义,再通过一组题目,使学生在运用知识中进一步加深理解。这样就为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做好了知识上和语言上的准备。]

二、抽象、概括积的变化规律

⒈教师用投影出示表格:

因数
 16
 16
 16
 16
 16
 
因数
 2
 10
 20
 200
 1000
 

 32
 
 
 
 
 

提问:在这个表中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

然后指名口算出每组题的积,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填在表格里。

⒉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发现扩大的规律。

⑴师:同学们看每一组题的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相同,都是16。

   教师指出:也就是一个因数不变。(板书)

⑵师:接下来我们看第2组的第2个因数同第1组的第2因数比较,由2到10发生了什么变化?(扩大了5倍)。再看积由32到160发生了什么变化?(也扩大了5倍)。

⑶引导学生得出:第二组同第一组比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了5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⑷小组讨论:第3、4、5组的第2个因数同第1组的第2个因数比较,分别扩大(      )倍、(      )倍、(      )倍,积各有什么变化?

⑸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⒊引导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缩小的规律。

⑴先看第4组的第2个因数同第5组的第2个因数比较,由1000到200发生了什么变化?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小组讨论:第3、2、1组的第2个因数同第5组的第2个因数比较,分别缩小了(       )倍、(       )倍、(        )倍,积各有什么变化?

⑶通过上面的观察,你又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多少倍,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⒋概括积的变化规律。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概括起来?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5、阅读课本,解释“若干倍”、“相同”等词语的含义。

[评析:新大纲提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本节课,教师能够按照新大纲所阐释的基本理念,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按照“分层次观察,分层次总结,先分后总”的教学程序,充分利用表格,引导学生有序地、由表及里地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积的变化规律”。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合作学习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

6、练一练。(p58做一做)

算出每一组题中的第1题的积,然后很快地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12×3=                  48×5=                     24×5=

120×3=                48×50=                   24×25=

1200×3=              48×500=                 24×75=

[评析: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反馈及时,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的有效调控]

三、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法的简便算法。

⒈复习 : 280×40=              2800×30=

提问:

⑴列竖式时,为使计算比较简便,被乘数和乘数应怎样对位?(把被乘数和乘数中“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

⑵怎样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⑶乘完以后怎样填“0”。(看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⒉(改变复习题中相应的因数,使之成为例7)想一想,下面两题,用竖式怎样计算简便。

280×340=                       2800×340=

(学生自己试作后订正)

 [评析: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法的简便算法时,教师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不放过任何一次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练习设计形式多样,从不同角度检查了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

四、巩固练习。(练习十四第五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略)

[总评:本节课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学层次清楚,教学方法选择合理。教学中教者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努力在“导”字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一些讲解、分析、提问,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彻底改变了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使课堂教学从“以教材、教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为中心”,从研究“如何把学生教会”。变为如何“让学生学会、让学生会学”,切实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主体性”教学原则。整节课下来,教者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显著。]

联系地址:064100

河北省唐山师院玉田分校附小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w.xjx100.cn/news/5163932.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课文《雨后》的教学设计

课文《雨后》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这是一首描写雨后儿童嬉戏玩耍的诗歌,先总写广场上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然后集中写兄妹俩在雨后玩耍时的快乐。  教学要求:  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掌握要认的生字和…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⒈课前布置预习要求:  ①收集云南西双版纳景观的有关材料  ②根据收集到的内容写一则简单的导游词,向同学介绍西双版纳的有关景观。  ⒉通过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引出导游词的基本要求。  ⒊在学生对导游词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选择文中的画面…

小学活动作文教学设计

小学活动作文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活动作文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

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通用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

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学反思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学反思1  这篇课文…

《盼》优秀教学反思

《盼》优秀教学反思范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盼》优秀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盼》优秀教学反思1  《盼》是作家铁凝的作品。写妈妈为我买…

游园不值的教学设计

游园不值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能力。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

学生对未来的规划作文高三

学生对未来的规划作文高三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生对未来的规划作文高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生对未来的规划作文高三1古…

《智救小鸭子》的教学设计

《智救小鸭子》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智救小鸭子》是第五单元中的一个写话训练。本次训练属于命题写话,不要求学生从头到尾把营救小鸭子的来龙去脉写完整,而是一篇填充性的写话,即只要求学生写清楚救小鸭子的经过。本次写话内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有关,生动有趣…

《雨的四季》优质课教学设计

《雨的四季》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本课生字词;  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3、理解内容,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中,…

小学课文《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小学课文《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课文…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哲学毕业论文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哲学毕业论文【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学子贤哲,创造出一系列五彩缤纷的理论学说,这些理论学说对我国社会政治思想、科技成就乃至文化传统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文章集中于其思想理论核心内容分析了造成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原因,从而浅析了中国古…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 高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 高中二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前夕欧洲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中国的科技发明对欧洲的社会和生产力的影响;欧洲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2.通过学生自学本课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掌…

阿红的教学设计

关于阿红的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阿红的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赏荷花的美丽,体会…

三年级上册《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盖叫天在演《狮子楼》时有哪些感人的表现,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知京剧艺术,感受艺术家的高尚品质。教学重、难点感悟具体描写盖叫天在一次表演中的言行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教学教案

《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教学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盖叫天在演《狮子楼》时有哪些感人的表现,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知京剧艺术,感受艺术家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感悟具体描写盖叫天在一次表演中的言行对表现人…

小学艺术活动课《狮子大王》的教学设计

小学艺术活动课《狮子大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观察、比较方法,抓住狮子五官特点以及突出表现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欣赏狮子及其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创新能力。 …

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的教学设计案例四

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的教学设计案例四范本  教学设想  这是《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13课。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以情境图激发兴趣,引入本课所要学习的三个鼻韵母an、en、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第二部分是an、en、in的书写;第三部分是拼音…

二年级上册数学有多少张贴画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有多少张贴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有多少…

《灰姑娘》的教学设计

《灰姑娘》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认本课生字,学习本课新词。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什么是童话呢?童话是通过非常丰富的想象,强烈的夸张,神奇的幻想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儿童故事…
最新文章